判斷銀屑病皮疹,看這三大特點!

發表時間:2023-09-28 17:53
尋常型銀屑病基本損害初起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自粟粒至綠豆大,上覆成層疏松的銀白色鱗屑,即使是貌似紅色光滑的皮疹,用指甲搔刮表面后,即出現多層銀白色的鱗屑,如同紅色的蠟燭搔刮表面時能刮下白色的蠟屑一樣。將鱗屑刮除后,其下為一紅色發亮的薄膜,稱薄膜現象。輕刮薄膜即可出現散在的小出血點,呈露珠狀,稱為點狀出血現象。因此,我們把銀白色鱗屑、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看作是銀屑病皮膚癥狀的三大特點。

對于一些特殊類型的銀屑病來說,雖然各有其特殊性改變,但檢查時仍會出現上述的典型表現。不過銀屑病的典型皮疹會隨著涂藥、病情改變和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鱗屑在經常清洗的面部及易受摩擦的褶皺部位幾乎沒有,而在四肢關節伸側,如肘膝關節部位則較厚;蠣殼狀銀屑病的鱗屑為非銀白色,且緊密黏著,則是由于皮損炎癥明顯,并有滲出,使鱗屑變色結成硬殼狀的痂。

圖片


銀屑病的皮屑脫落為什么非常多


銀屑病是一種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分裂、增殖過度的疾病。正常的表皮細胞每天都在新陳代謝,不斷更新人體的皮膚,整個過程約為28天,因此每天都有細胞脫落,但因參與了滋潤皮膚的表皮脂膜形成,而無法察覺,只有冬天,或皮膚干燥的老年人,才看到脫落的皮屑;就如頭發或腳趾甲,它們也是皮膚的一部分,每天都在生長增長,但不會自行脫落,要靠人們剪去。但是在銀屑病的皮損處,這個周期僅為3-4天,細胞分裂太快,生長周期明顯縮短,也就是說其表皮細胞尚未完全成熟便被推移到了表皮的最外層——角質層。這種不成熟的細胞相互之間的結合是疏松的,不像正常皮膚的角質層那樣排列整齊緊密,其間隙內夾雜著大量的空氣,可以在光線的折射下呈現銀白色的外觀,也因為結合疏松,很容易被抓掉、刮落。因此,在銀屑病皮疹上看到了一層又一層云母狀松散的白屑和紛紛揚揚的銀白色“雪花”。

圖片


銀屑病的皮疹為什么那么紅


正常皮膚真表皮之間呈有規則的波段曲線相連接,表皮下伸部位稱表皮突,真皮突起部位稱真皮乳頭。尋常型銀屑病的皮疹病理表現為表皮的棘細胞層增生變厚,表皮突延長,其下端類似棒槌樣結構;因此皮損呈斑塊狀,有浸潤感。正常皮膚每個真皮乳頭內均有1個毛細血管袢,呈發夾狀彎曲,以供表皮的營養生長,如果皮膚擦破至表皮,僅出水或少量出血;但銀屑病皮損中,真皮內有數目不等的炎癥細胞浸潤,真皮乳頭內的毛細血管在病理因素下,不斷增生、擴張、紆曲、充血,形成鹿角狀、線團狀,所以皮疹會很紅,邊界清楚。臨床上出現紅色薄膜現象,即刮除真皮乳頭變薄的表皮后,乳頭內擴張增生的毛細血管就會有破裂出血,表現為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出血量不正常皮膚同樣被擦破是要多得多。


圖片


銀屑病為什么會伴有瘙癢


銀屑病的皮疹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這是由于銀屑病的皮疹有炎癥,同時因皮損的角質層細胞角化不全,排列稀疏,正常的屏障功能被破壞,皮膚水分丟失過多引起皮膚干燥,使患者皮膚產生瘙癢感覺;而且干燥的皮膚對于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病情為進行期的患者由于皮損泛發、炎癥干燥明顯或受到藥物等外界因素的刺激,或者由于患者皮膚感覺的敏感性高,這時就會有比較嚴重的瘙癢感覺。

因此對于有瘙癢的患者,要盡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及時停用可能刺激皮膚引起瘙癢的各種治療。對于皮膚干燥、皮疹較厚者應配合治療,給予沐浴或濕毛巾濕敷,隨機給予潤膚保護性的制劑,如凡士林軟膏、尿素乳膏等,作為基本的皮膚護理,在此基礎上,再用治療性的藥物和治療,如外用糖皮質激素等消炎軟膏。切忌水溶液、酒精類制劑的外用藥物。對于皮疹瘙癢較嚴重的患者,特別是炎癥較重、影響睡眠者,應加用口服抗組胺類藥物,或改變治療方案,采用作用更強的抗銀屑病的治療藥物。




此文出處:鄭州銀屑病研究所 銀屑病論壇 2023-09-05 17:30

如有版權,請聯系處理